2025-02
2025年2月19日,李龙课题组与宋晨、高宁课题组合作,在Cell期刊上发表了题为“SecY转位子在膜蛋白插入过程中辅助蛋白质折叠”(SecYtranslocon chaperones protein folding during membrane protein insertion)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捕获了膜蛋白转位过程中的一系列中间状态,揭示Sec转位复合物在膜蛋白转运过程中不仅提供蛋白质穿膜的通道,更扮演“分子伴侣”的重要角色。研究结果第一次在分子水平揭示了膜蛋白转位与折叠的关系,提出“共转位折叠”的概念,为理解膜蛋白的生物合成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2025-02
2025年2月12日,李毓龙实验室联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David Julius实验室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霍普伍德神经生物学中心内脏疼痛研究组Stuart M. Brierley实验室在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应激传感器沿肠隐窝-绒毛轴的拓扑分隔”(Topological segregation of stress sensors along the gut crypt–villus ax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使用可遗传编码的五羟色胺(5-HT)荧光探针,结合药理学操控、电生理记录和转录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发现肠道隐窝和绒毛的肠嗜铬细胞(EC)表达不同的刺激响应受体、具有不同的5-HT释放特征,从而实现对肠道完整性的监测及刺激物的应激反应。
2025-01
2025年1月18号,李毓龙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高性能GRAB传感器揭示神经肽与神经递质释放在动态特征及分子调控方面的差异”(A high-performance GRAB sensor reveals differences in the dynamics and molecular regulation between neuropeptide and neurotransmitter releas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精准锁定了调控神经肽释放的关键基因,为深入解析神经元共同传递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有力抓手。
2025-01
2025年1月16日,李丕龙课题组与合作者在《细胞》(Cell)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Xist RNA限制性扩散行为的生物物理学基础”(A biophysical basis for the spreading behavior and limited diffusion of Xist)的文章。该研究提出Xist RNA特异性捕获并“软化”HNRNPK液滴,内化其它XCI关键因子,通过形成局部相分离分子网络限制并引导Xist扩散行为,最终促进建立Xi染色质高级拓扑结构。
2025-01
2025年1月14日,陈雷课题组在Cell Discovery期刊上发表了题为“小乙肝表面抗原的结构解析揭示二聚体形成机制”(Structure of small HBV surface antigen reveals mechanism of dimer formation)的文章。该研究从原子水平揭示了乙肝表面抗原(HBsAg)二聚体的形成机制,为深入理解亚病毒颗粒(SVP)的组装过程及其在乙型肝炎疫苗开发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5-01
2025年1月8日,李雪明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研究论文,题目为“MPicker:冷冻电子断层成像中膜蛋白的可视化与挑选”(MPicker: visualizing and picking membrane proteins for cryo-electron tomography)。该论文报道了一种基于“膜展平”的方法,通过在“展平tomogram”中进行操作来降低膜蛋白可视化与挑选的难度(图1)。
2025-01
2025年1月3日,张哲课题组和郑鹏里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人源VANGL-PRICKLE蛋白相互作用的结构基础”(Structural basis of human VANGL-PRICKLE interaction)的研究论文。该文章报道了两个人源VANGL蛋白(VANGL1和VANGL2)、以及它们与PK1蛋白的复合物结构。结合生化和细胞成像实验,这项研究阐明了VANGL和PK蛋白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以及潜在的生物学功能。
2025-01
2025年1月2日,隋森芳课题组与陈春来课题组合作,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了题目为“单分子双色和三色FRET研究揭示了NSF解聚SNARE复合体过程中的过渡态(Single-molecule two- and three-colour FRET studies reveal a transition state in SNARE disassembly by NSF)”的研究论文,澄清了SNARE解聚的顺序问题。
2025-01
2025年1月2日,王一国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计秋团队及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宋勇峰团队,在《自然·代谢》(Nature Metabolism)期刊上在线发表了题为“进食诱导分泌的肌细胞因子对葡萄糖代谢的调控”(A feeding-induced myokine modulates glucose homeostasis)的研究论文。研究团队发现并命名了一种新型肌肉分泌蛋白“Feimin(肌泌降糖素)”,并揭示了其在调节机体葡萄糖稳态中的重要作用和机制。
2025-01
2025年1月2日,王一国团队在《自然·代谢》(Nature Metabolism)期刊上在线发表了题为“胞内Feimin通过抑制肌肉产热提高运动耐力”(Cellular Feimin enhances exercise performance by suppressing muscle thermogenesis)的研究论文。研究阐明了肌肉分泌因子“肌泌降糖素(Feimin)”在调节运动耐力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