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3日 星期一

北京大学膜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科技周开放活动:点亮科技梦想,助力强国征程

        2025年5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迎来了100周年华诞。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在学院的组织与指导下,北京大学膜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以“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于5月24日举办了面向中学生的的开放活动。来自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北京中学、北京市第四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分校130名中学生走进北大,开启了一场充满探索与发现的科学之旅。

bdkjh2501

师生合影

一、百年生科,潮头逐浪

        活动伊始,同学们齐聚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邓祐才报告厅,观看纪录片《北大生科,百年潮头》。这部纪录片生动地展现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从创立到发展的百年历程,记录了无数科研工作者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纪录片中,一代又一代北大生科人秉持科学精神,勇攀高峰,为我国生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观看过程中,同学们被先辈们的科研精神深深打动。

二、科普讲座,点亮智慧

        纪录片结束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张蔚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揭秘丛林伪装者—蝶影重重》的精彩科普报告。张蔚教授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片,向同学们介绍了蝶类的研究成果。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激发了在场同学对生命科学的好奇与兴趣。

bdkjh2502

张蔚教授做科普报告

三、走进实验室,触摸科学前沿

        在科普讲座的启发下,同学们满怀期待地走进北京大学膜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仪器平台,近距离感受科学研究的魅力。本次实验室开放活动由鄂一岚博士指导,以“荧光蛋白与植物细胞成像”为主题,带领同学们体验了一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科学探索。鄂一岚博士首先为同学们系统讲解了荧光蛋白的研究历程与应用价值。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发现与诺贝尔化学奖的里程碑意义,到如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荧光蛋白导入植物细胞,同学们逐渐理解了“让植物发光”背后的科学原理,用生动的比喻解释了表达载体构建、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基因技术,以及如何通过抗性筛选获得转基因植株,让复杂的分子生物学知识变得清晰易懂。

bdkjh2503

鄂一岚博士讲解理论知识

        随后,鄂一岚博士介绍了荧光成像的原理并带领同学们分组操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同学们亲手制作了样品并对转基因拟南芥的根尖和叶片进行了多色荧光成像,清晰地观察到荧光蛋白标记的细胞核、内质网等细胞器。同学们惊叹于高端科研设备的神奇,更深刻体会到课本中“细胞器结构与功能”的知识是如何通过先进仪器转化为直观的科学研究成果。

bdkjh2504

同学们动手制备样品

bdkjh2505

同学们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成像观察

四、参观标本馆,感悟生命之美

        当同学们踏入北京大学生物标本馆的那一刻,仿佛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妙之旅。这里宛如一座生命的宝库,珍藏着5万多份来自中国各地的动植物标本,还有少量来自日本、朝鲜以及前苏联时期莫斯科大学交换或赠送的珍贵标本。标本馆的每一层都如同一个神秘的自然世界:一层为动物多样性展区,二层为植物多样性与演化展区,地下一层为馆藏标本储藏区。同学们认真聆听老师的介绍,目光中满是好奇与惊叹。这些标本不仅记录了生命的形态,更承载着生命的智慧与力量。同学们在流连忘返中,深刻感悟到生命的多样性和演化之美。

五、漫步百年校园,体会文化传承

        参观完标本馆后,同学们在刘超老师的引领下漫步于北京大学校园。北大校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处处散发着学术气息。同学们参观了未名湖、博雅塔等著名景点,感受了北大的文化魅力。在参观过程中,刘超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北大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传统,让同学们对这所百年学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一刻,同学们不再仅仅是参观者,而是文化的传承者。他们在这片充满学术气息的土地上,用心体会着北大的文化魅力,让百年学府的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

bdkjh2506

刘超老师带领同学参观校园

六、展望未来,共筑强国梦想

        随着北京大学膜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活动的圆满结束,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收获与喜悦。在这次意义非凡的活动中,同学们不仅近距离接触了前沿科技,还深刻体会到了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与卓越贡献。此次科普活动为青少年搭建了一座通往科学世界的坚实桥梁,同学们在这里亲身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与力量,也更加坚定了他们为建设科技强国而努力奋斗的决心。